失語症持續,良久寫不出字來。新聞變成了舊聞,都未有文出。
是否有點矯枉過正呢?
剛剛的星期二檔案裡,見到一群小朋友上街遊行、跟議員開會討論,爭取「兒童權利」。只見一個個天真無邪的臉誠懇認真地告訴記者:我們是有很認真思考的。他們認真地問,「請問政府有甚麼辦法呢?」「政府是否應該多幫我們一點呢?」因為,這是兒童的權利啊。
我非常相信這些小朋友都是真正有正義感,有認真思考過兒童權利的問題。但我很疑惑,組織這些團體會議的師長在想甚麼?
有一次,我那正在讀小學的表弟打電話給我問功課。他問「分析」是甚麼意思。聽得我糊里糊塗,問他到底在做甚麼功課,最後他告訴那份功課要他解釋全球暖化問題的前因後果。當一個小學生甚至未分得清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學校的專題習作的題目竟然是全球暖化問題。結果當然是上網東抄一堆西抄一堆,湊合湊合著,找很多資訊數據,告訴老師我有在家認真做功課不是閒坐打機看卡通。另一邊,老師也不欲要求學生對問題有深入的認識,畢竟問題巨大得連他自己也說不出自己的見解來。
「爭取」是一件容易的事,全靠一副身體力行,「權利」是甚麼,則人言人殊,如何為這個虛無飄渺的概念劃界線,恐怕是連擁有成年人中最聰明的頭腦的哲學家都感到不容易的事。但見片中兒童「爭取」意識有餘,思考能力以及知識閱歷都顯然遠遠未夠程度。(其實甚至乎大學生也未必夠。)過早向兒童灌輸事事有爭取的權利,太早讓他們站定在某個立場說話,對於兒童發展獨立思考能力未必是一件好事。我們需要訓練的是為整個社會思考的公民,而不是只為自己和自己的團體爭取利益的個體。
培養小孩子做個有理想的人,助長他們的正義感,何不從切親處地的小事情著手?從認識自己的生活著手,深入的認識,從選班長開始已經足以是個有趣的政治哲學議題了。為甚麼需要班長?班長的責任和權力是甚麼?根據甚麼原則決定誰最適合出任班長?應該以何種制度選出班長?有夠討論的。片中訪問有貧窮兒童、弱能兒童,貧窮兒童眼中的兒童權利是爭取解決貧窮問題,弱能兒童眼中的兒童權利是爭取弱能兒童不受歧視。最觸動小小心靈的,還不是自己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挫折?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子內學習同時影響(well,選班長的)結果,總比幻想著自己有影響力,跟區議員討論「網路安全問題」,但始終看不見任何改變而失望來得好。
最怕理念與稚童最後淪為團體爭取權力的功具、學校為尖子學生打造的課外活動彪炳成績和政客開明親民的包裝紙,除這些外,再沒有甚麼。
兒童的權利Part 1兒童的權利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