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6, 2011

現代約伯記

因為《生命樹》,我竟然翻起家中塵封的聖經,花一早上慢慢把約伯記讀完。對於一個傾向無神論的人而言,自發地閱讀聖經不算是一件很尋常的事。而這部相當宗教性的電影來到香港上映,想當然脫離本土經驗,起碼認識的看過這齣戲的每一位朋友都說有觀眾悶到中途離場。而讚賞它的朋友總是把它理解為描寫父子情與追憶童年往事,上帝的不過是充滿美國小鎮風情的佈景板。另一方面本土教會卻不見得像平常那樣鼓勵教友入場觀賞這部拍得非常美麗的宗教電影。但我們真的可以完全不理會它的宗教主題來理解這部電影嗎?思考這個宗教主題是教徒的專利嗎?這個宗教主題與我們香港人又真的距離有那麼遠嗎?重溫《約伯記》沒有把我變成基督徒,但成為了我在聖經中第一次得到的啟示。

小時候就讀教會學校,說是重溫一遍聖經並不為過。還記得小學一年級背的第一句金句是「罪的公價乃是死」。聖經課老師給我們講伊甸園的故事:阿當和夏娃是我們的祖先。有一天,一條蛇引誘他們吃了樹上的果子,獲得了分辨善惡的能力,忽然發覺彼此都赤裸。上帝震怒,將他們永久逐出樂園,展開了人類世世代代的悲慘生活。小學雞聽得張口結舌,顯然不很信服,但又說不出反駁的道理來。這情景大概是不少香港學生的集體回憶。當然後來也有不少同學信了教,基督教天主教今天能在香港落地生根,絕對是數十年來努力辦學的成果。而後來我也學會了駁嘴,阿當夏娃犯了甚麼罪?分辨善惡若是罪,我們讀書到底在幹甚麼?

但學懂駁嘴不等如學懂了如何解開困惑。電影中的Jack總是用一臉狐疑又帶點憂鬱的眼神觀察身邊各種無法解釋的事物:壞蛋、富人、窮人、嬰孩、逝者、滿身傷痕的小狗、走路東歪西倒的殘障人、調戲女仕應的父親……自小被教導要做乖小孩,因世界有因果善報。但事實是幸福不見得只落在善人頭上,惡運也不見得只懲罰壞人。期望與現實之間有太大落差,也只得張口結舌,無語問蒼天,只能拍打街上垃圾筒來發洩不安。你若試過這感受便自會明白。

上帝,祢為何要懲罰好人?《生命樹》整部電影其實都是圍繞著這一個問題打轉。純粹為駁嘴的話當然可以搬出哲學上有名的「三全」論證反證神不存在。如果上帝是全能、全知、全善,祂便不會容許世界有災難發生。但世界無處沒有災難,換言之,一是也許上帝沒有能力阻止災難,一是也許上帝不知道有災難,一是也許上帝故意不阻止災難。結論是,沒有全能、全知、全善的上帝。終於不再張口結舌,但駁倒了上帝又如何?沒有上帝問題仍在這裡:好人無好報的話,我還要不要做好人?

在這個意義底下,教徒和非教徒面對的是同一個人生處境的問題,沒有純粹屬於基督徒的問題,也沒有只有基督徒適用的答案。差點沒當上哈佛哲學系博士的導演馬力克(Terrence Malick)固然明白這一點,但也不妨回到聖經尋找答案。《約伯記》大概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要早質問上帝為何要懲罰好人。約伯是個義人,非常正直、敬畏上帝,是上帝最喜愛的僕人。上帝也看顧他,使他富甲一方,而且子孫繁盛。然而一切從上帝與魔鬼的一場打賭開始改變了。為了測試約伯的忠誠,上帝讓魔鬼把約伯的子女殺光,又讓約伯害病,令他非常痛苦。起初約伯仍不肯就犯,忍受了七天七夜,他終於開口抱怨上帝,怨上帝為甚麼要讓他出生,又為甚麼不讓他死掉。陪伴著約伯的三個鄰居雖然同情約伯,但聽到有人侮辱上帝,當然奮身護教,於是他們展開了一場冗長的辯論。

三位鄰居異口同聲說,上帝毫無疑問是公義的,如今上帝懲罰約伯,一定是約伯暗中做了壞事。不然,一定是約伯的家族中有人做了壞事牽連他。再不然,上帝也許為了管教約伯才降災到他身上,約伯還應該感恩呢!上帝不正正就是在懲罰約伯的信仰不夠堅定嗎?約伯自知自己沒有做壞事,是上帝在對他開玩笑。況且世界上那麼多窮人、不幸的人,他們都無辜,上帝也沒有伸手拯救他們。這三位鄰居都知道他為人如何,竟然為了為上帝辯護說出這些瞎了眼睛的話,使約伯非常氣結,要與上帝辯論。眼見四人爭持不下,上帝終於化成一陣旋風來到他們面前,回應約伯的質問。

上帝怎麼說呢?祂至少不會告訴你這一切都是場惡作劇吧?祂用整整三個章節述說宇宙萬物,日月星辰、高山河流、蕞林沙漠、樹上飛鳥、地上百獸、海裡游魚,反問約伯「我立大地根基的時候、你在哪裏呢?」這答案著實來得有點無厘頭,上帝創造世界難道就表示祂有權愛怎樣便怎樣地對待祂創造的事物嗎?難怪觀眾們受不了《生命樹》中間一段莫明奇妙的「國家地理頻道」。話說回來電影反反覆覆不斷地拷問了上帝兩個小時,結尾也就突然莫明奇妙地想通了,走出喪子之痛。是屈服於創造者的肆意妄為嗎?若是這樣,馬力克導演大概也不會拍一部這樣的電影。而答案,其實早已包含在優雅的宇宙之中,當約伯、Jack的父親和長大成人的Jack從事業的成敗中抽離開來,注意到連花草樹木都是多麼的神奇,都是上帝的恩賜,能活著就該感到無比感動。在浩瀚的宇宙,無情與厄運不過是過眼雲煙。上帝原來是個泛神論者,更可以是達爾文主義者(你有見過福音電影裡有宇宙大爆炸和恐龍出現嗎?)。

上帝相信泛神論,有趣有趣。令人更驚喜的是馬力克對《約伯記》的推演。對,世界真奇妙,這道理我們都明白,照計我們自然會時常感恩,但為甚麼總是忘記?就好像Jack的父親,失業後才突然醒覺家人才是最重要,幾個鏡頭後,一家人已經收拾好細軟要搬離小鎮,Jack的父親還是一如既往呼喝搬行李上車的兒子。一秒感動之後,一切又回復正常,好像甚麼都沒有發生。父親的確是錯了,不值得兒子尊敬。但或許我們一開始就問錯問題。我們總是依附一種人文觀念,任何事都要分辨對與錯,壞蛋應該下地獄,好人才值得上天堂。但自然世界有這種應得嗎?

馬力克(也就是Jack)說,是母親和弟弟令他學會了愛,明白為何要做一個好人。兄弟情是電影中最動人的一段。Jack用氣槍射傷弟弟的手指之後,心生後悔,拿棍子打算讓弟弟也打他幾下扯平。論公正,弟弟當然可以盡情報仇,但他只是作狀揮舞了棍子幾下,沒有打下去。愛讓他無條件地原諒了Jack,也無條件地繼續信任Jack。做好人,不是因為有好報,而是因為有愛。

電影的名字來自創世紀,阿當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園,就是為了永遠禁止他們吃到通往永生的生命樹。原來分辨善惡才是人類最大的詛咒。我們沒辦法不分事非對錯地生活,尤其在現今高度現代化的社會裡,事非太多,愛太少,這也許就是Jack在辦公大樓裡一臉茫然的原因。答案雖然不完滿,但是Nice shot好波。在《約伯記》的結局中,約伯終於拜服了神的大智慧,而上帝亦很欣賞他對生命和信仰的認真態度,治好了約伯的病,並賜他長壽和如向日葵一樣繁盛的子孫。另外,神也懲罰了奮力護教的三位鄰居,稱他們是「是編造謊言的、都是無用的醫生」。 這三位可憐的反面教材,實在值得宗教課的老師們、熱心傳教的教友和言論出位的教會牧師們借鑒。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