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1, 2010

近日有關教育的論戰不斷,先是有減班政策林超英與孫明揚隔空對罵,然後就是鬧得沸沸揚揚的直資學校「混帳」醜聞。兩件教育界大事當然涉及很多政策方向的問題,對學生、教師、學校管理層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不能同日而語。然而當兩件事發生的時間如此接近,假如我們把兩件事的各種批評討論並置來看的話,不難看出當中隱含著一個基本假設:入名校、讀好書,將來才有好前途。這是一個我們視為理所當然或無可改變的事實,當然亦沒有必要懷疑到底遊戲要怎樣玩。

大概絕大部分香港人都已視「入名校、讀好書」為金科玉律,並視之為社會流動的階梯。幾十年來,基層家庭若有孩子脫穎而出考入名校,是件在街坊街里眼中極其光榮之事,因為那一家人可期望有朝一天脫貧。電影《歲月神偷》一家人全指望讀名校的大兒子出人頭地,是導演自己的真人真事改編;社會上不少有地位人士都透過名校教育進身社會上層,例如律政師師長黃仁龍,又如前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林本著一份他對基層的感情,反對教育局減班措施,理由卻此言差矣。他指出其母校辦學優良,減班更令如同他當年的基層學生入讀機會減少,十分可惜。根據他的理論,應該推斷出全港成績最差的幾間中學應該倒閉,英皇書院加開一百班的結論。

同樣地,直資學校帳目報告中,其中一條為人詬病的「罪行」,是有學校幾乎從未動用過從學費中撥出一成的助學金,資助貧困學生。立法會議員張文光一語中的,指出高昂學費早已令貧困學生卻步不敢報讀直資學校。政府和社會各界都擔心長此下去會令直資學校變成富裕人家的專利,有礙社會流動。然而當我們振振有辭地以有礙社會流動為反對直資學校變成貴族學校的時候,到底有沒有反思過名校作為一社會流動的階梯,到了今天,到底還適用嗎?

近年中產家長為子女爭名校學位已幾近瘋狂程度。憂心之餘,我們總是同情天下父母心,因為父母都總希望子女能讀到一間好學校。當中的推理是,名校所以為名校,全因其辦學優良,子女接受優質教育,將來自然以真材實學在社會馳騁。我深信,在林先生接受教育的年代,也許的確如是。成績優秀的學生可透過全港統一派位進入名校,憑著個人苦努力可望成功。可是隨著時代的轉移,當年的名校畢業生都成為了掌握權力的人,這些人亦為人父母,有意識地安排子女入讀自己的母校,名校可謂進入了豐收期。名校根本可以不動用一分資源栽培學生,因為家長早已打點一切。重要的只是子女的履歷表上添上名校的招牌。名校的工作便從作育英才變成形象工程,興建豪華校舍,招攬精英運動員學生加盟,學生從受惠者淪為學校形象工程的一部分。或許這一切,可從各校的巨額盈餘數字窺見一二。時代變了,也許我們需要重新思考名與好學校兩者的關聯。

更重要的是,也許我們再也不像從前般重視真才實學。在社會上打滾大家都學會先敬羅衣後敬人。父母都明白,很多時候一張閃耀的履歷比真材實學來得有份量。我們的教育發展至今時今日的田地,也許不只是名校的錯,教育局的錯,也許整個社會和我們每一位,都要負上一點責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